
Google Earth稍早宣布加入「縮時攝影」 (Timelapse)功能,讓使用者能透過調整時間軸觀察地球各地近40年的改變。
而這些資料源自Google合作取得累積超過37年 (1984年-2020年)、數量超過2400萬張開源衛星照片,並且藉由Google圖像縫合技術在Google Earth上呈現,並且與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CREATE實驗室合作開發出「縮時攝影」功能的基礎技術。
藉由時間軸的設定,使用者可透過「縮時攝影」方式觀察不同地區在過去數十年的改變,例如觀察亞馬遜雨林多年以來保育成果,以及在沙烏地阿拉伯焦夫省如何在沙漠地帶發展農業,另外也能看見美國內華達州的拉斯維加斯賭城擴張發展變化,或是看中東產油國家科威特城市規模發展。
同時,Google Earth也加入包含「森林變遷」、「都市成長」、「氣候暖化」、「能量來源」和「脆弱之美」五大主題,讓使用者可透過互動導覽探索地球過去以來的改變。
為了製作此項功能,Google透過Google Cloud數千台電腦,以超過200萬小時處理時間,將多達20PB容量的衛星影像轉換為4.4兆畫素影片動畫,幾乎等同53萬部4K解析度影片。不過,Google也強調旗下雲端資料中心均以碳中和形式運作,並且採用100%再生能源驅動,因此並未造成環境影響。
而Google也透露未來將會在每年內更新「縮時攝影」圖像,藉此讓更多人可以了解地球上的氣候變遷、人為因素所產生影響。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mashdigi,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
訂閱《科技玩家》YouTube頻道!
💡 追新聞》》在Google News按下追蹤,科技玩家好文不漏接!
📢甩開悠遊卡?北捷10月開放多元支付閘門 1招真能用iPhone快速模式嗶進站
📢 手機壞掉不能換SIM卡?NCC疑新規定「90天2次」 他傻眼曝倒霉時間軸
📢 Switch 2完整拆解!Joy-Con 2控制器仍會遇上飄移問題
📢 TORRAS COOLiFY Cyber、COOLiFY 2S AI頸掛空調開箱!實測戶外超涼 還能解落枕
📢 他逛光華商場驚覺變無聊又被盤!過來人羞曝「朝聖攻略」:好吃又好玩
📢 iPhone 17改名iPhone 2025?他搖頭揭背後「藏大招」 賺錢金頭腦原理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