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ualcomm在今年2月底針對工業物聯網應用組合提出全新品牌「Dragonwing」,標榜在Snapdragon品牌基礎基礎上增加更多工業物聯網應用創新,藉此協助更多企業提高營運效率,並且加快產品進入市場時間。而此次在台灣市場,Qualcomm則是宣布針對開發者社群提供繁體中文介面資源,讓在地開發者藉由Qualcomm AI Hub介面與相關技術資源打造應用服務。
另一方面,Qualcomm也宣布在Qualcomm AI Hub介面導入以Llama 3為基礎、由台灣國科會指導,並且由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投入製作的TAIDE大型自然語言模型,標榜能讓開發者打造符合台灣在地語言、風俗文化,同時更具負責任的人工智慧應用服務。

而在與台灣市場深入合作中,Qualcomm也說明與諸多台灣在地供應鏈共同推動智慧物聯網應用,並且計畫在接下來的AI EXPO活動期間與研華 (Advantech)、安提 (Aetina)、圓剛科技 (AVerMedia)、艾訊 (Axiomtek)、 欣技資訊 (CipherLab)、中光電創境 (CRI)、友通資訊 (DFI)、廣積科技 (IBASE)、宜鼎國際 (Innodisk)、光寶科技 (LITE-ON)、瑞利智工 (MiTwell)、和碩聯合科技 (PEGATRON)、系統電子 (Sysgration)、緯創資通 (Wistron)、啓碁科技 (WNC)等業者合作展出應用Dragonwing平台的解決方案。
Qualcomm說明過去以來一直推動各類連網裝置革命,例如手機在內終端裝置、常時連網筆電、車載系統,乃至於目前市場積極推動的智慧物聯網,同時也強調邊緣運算將進一步帶動更大的人工智慧應用成長,因此期望能將終端裝置普遍應用的人工智慧運算能力也帶到智慧物聯網,藉此加速更多邊緣人工智慧技術發展。

相比過往的物聯網裝置必須透過連網才能使用各類人工智慧技術,在目前自動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逐漸普及,同時也能藉由數據最佳化、蒸餾等作法讓模型規模變得更小,甚至能在離線情況下維持運作,並且能藉由人工智慧加快終端裝置運算效率,進而創造更多人機互動體驗。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mashdigi,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