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 日前悄悄在官網上線了一款型號為擎雲W515x的全新企業級主機。其搭載了名為麒麟9000c的晶片 ,採用Arm架構,8核12執行緒,其中大核的主頻為2.48GHz,內置了TPM安全晶片,系統為銀河麒麟桌面作業系統/統信桌面作業系統,直接實現了核心軟硬體的國產化替代。
鈦媒體報導,華為最早的PC 業務始於2009年,當時還是服務電信業者帶有年代特徵的上網筆電。直到2016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華為發佈了旗下首款二合一電腦——HUAWEI MateBook。這款產品既可以作為平板使用,也可以連接鍵盤作為筆記型電腦使用,同時還支持HUAWEI MatePen觸控筆,應該說奠定了華為筆電創新、輕薄的基因。
但此後華為遭到了美國不斷升級的制裁,部分供應鏈斷供導致華為PC遭遇缺貨困境。根據Canalys資料顯示,2021年二季度,華為PC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僅剩50萬台,暴跌64%,市場占有率跌至3.4%,排名跌至第五;2021年三季度,華為在國內PC市場的榜單上淪為其它序列。
隨後在2021年,華為加速了國產化進程,5月華為擎雲L410筆記型電腦發佈,搭載自研晶片麒麟990和國產自主PC作業系統UOS,一舉成為大陸國產化率最高的筆記型電腦。
隨後在2022年,隨著PC行業供應鏈的逐漸恢復,華為也實現了觸底反彈,銷量逐漸攀升。根據Canalys的資料,2022全年年中國PC出貨量為4850萬台,相比於2021年下降了15%,但其中華為的出貨量年增長了89.1%。
隨後的2023年,得益於國產化替代的浪潮,華為PC在中國的市占率從2022年的7%升至10%,年增長率達到11%,出貨量達到了398.6萬台,與第二名的惠普只有30多萬台的差距。至此,華為算是完成哪裡跌倒哪裡爬起來的過程。
對於華為而言,爬起來顯然只是一個階段性的目標。相比於此前的麒麟990晶片或是傳統的英特爾PC處理器,麒麟9000c更像是一款對標蘋果M系列、高通驍龍X Elite,挑戰未來的Arm架構PC晶片。
目前,Arm晶片的崛起正在改變傳統的PC產業格局。此前Arm晶片此前已經被廣泛應用于智慧手機、平板電腦 等領域。相比於傳統的x86架構PC,Arm架構PC成本低、功耗低、性能 方面更是被近年來蘋果的M系列晶片驗證,可以完成高負載的工作。
億歐智庫資料顯示,全球Arm架構PC的市占率,已經從2020年的1.4%增長至2022年的12.8%,增長速度非常可觀。
2023年10月25日,高通在驍龍峰會期間,正式推出面向PC打造的Arm架構全新處理器:驍龍X Elite。晶片採用4nm製程工藝,12顆主頻為3.8GHz的Oryon CPU大核,並且集成了高通的Adreno GPU和Hexagon NPU。根據高通公佈的資料顯示,如果跟英特爾12核的i7-1360P和10核的i7-1355U處理器相比,高通驍龍X Elite的CPU性能提高2倍,但功耗降低了68%。
有消息顯示,除了高通外,更多的晶片企業即將入局。據路透報導,輝達正在開發採用Arm技術的晶片,輝達已開始設計個人電腦CPU,這些CPU將運行Windows作業系統。另有消息稱AMD也計畫生產基於Arm架構的CPU,最早將於2025年開始銷售PC晶片。
在軟體生態上,雖然Arm架構才剛剛起步,但卻有著更好的通用性。Arm架構具有與智慧手機通用的開發工具,在跨設備應用越來越頻繁的趨勢下,Arm架構基於移動端生態優勢更容易打破PC和智慧手機之間的邊界。億歐智庫預估在2027年,PC市場(不包括平板)中Arm占有率將達到26.7%。
麒麟9000c晶片能否超越蘋果M系列、高通X Elite的實力尚無法得知,但這只是華為在PC晶片領域的一個開端。未來華為也有望憑藉雄厚的研發實力,在晶片性能、功耗等方面不斷提升。
華為推出搭載麒麟9000c晶片的PC產品,標誌著華為在國產化替代趨勢下進入到了新的階段。儘管目前麒麟9000c的性能可能略顯遜色,但已經在本輪Arm架構PC的大潮中佔據了先機,儘管受到了來自外部的壓力,但憑藉自主可控的優勢、研發實力和市場適應能力,華為PC在中國市場的發展人有很大的增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