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國西岸時間2007年1月9日於當時的MacWorld活動上,前蘋果 執行長賈伯斯(Steve Jobs)正式揭曉蘋果旗下首款智慧型手機iPhone ,至今已經經歷16個年頭。
在當時介紹第一款iPhone時,Steve Jobs持續以「具備觸控功能的iPod」、「革命性電話」、「獨一無二的上網通訊裝置」形容,同時強調並非將發表三款產品,而是結合這些功能的單一產品,亦即後來改變手機產業的iPhone。
而當時推出的iPhone確實以電容式多點觸控螢幕設計,讓使用者能輕易地透過手指手勢進行諸多操作,並且超越當時主流壓感式觸控的操作體驗,同時也一改傳統以QWERTY實體按鍵的主流手機介面設計,讓手機能以更大尺寸螢幕呈現內容,更讓操作介面有更多元發展。
從之後加入app擴充功能概念,蘋果也成功帶動app經濟體系,越來越多開發者、廠商投入以app為設計的微型服務,並且成功藉由小額花費形式吸引諸多使用者付費購買。
另外,適逢行動網路從2G跨入3G,蘋果與當時電信業者AT&T獨家合作資費綁定銷售,同時也順利推動諸多3G行動網路使用模式,在更後續跨入4G行動網路時,蘋果更進一步與電信業者Verizon合作,藉此擴大iPhone機種銷售規模。
iPhone的興起,同時也讓Google與三星合作關係加深,並且藉由三星產品在全球市場銷量推動其Galaxy系列手機,另一方面也與HTC等品牌合作擴大Android手機市場規模,藉此與蘋果iPhone抗衡,使得消費市場能有更多選擇,同時也強化行動上網使用體驗,使得許多人最先接觸上網裝置並非PC,而是手機。
目前iPhone機種推行至今已經邁入第16個年頭,從最早每年僅推一款機型的作法,目前已經固定在每年推出多款機型,甚至過往熱銷機種依然會保留在市場銷售,藉此作為更合適的入門產品。
此外,iPhone過往的操作介面也持續在做改變,過往具有識別效果的實體Home鍵已經不復存在,指紋辨識也難以再次出現,取而代之的是尺寸更大的螢幕設計,以及臉部識別解鎖方式,而底部連接埠也從最早與舊式iPod機種相同的30 Pin接孔,變成8 Pin設計的Lightning介面,接下來更可能因應歐盟要求改為市場通用的USB-C設計。
雖然許多人批評近年推出的iPhone機種已經越來越沒有當年的創新,但不可否認地,市場許多技術規範依然是跟著iPhone設計走,例如近期WPC公布的新一代Qi2無線充電技術規範,就將蘋果提出的MagSafe磁吸固定設計納入標準,而近期許多手機開始加入衛星緊急呼救通訊功能,多少也與蘋果在iPhone 14系列加入此功能有關。
即便許多品牌業者表示不以iPhone作為競爭目標,但最終仍不可避免地以iPhone作為「標竿」。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mashdigi,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
訂閱《科技玩家》YouTube頻道!
💡 追新聞》》在Google News按下追蹤,科技玩家好文不漏接!
📢 「找車位神器」3秒搜出停車格!5縣市可用 駕駛實測嘆:相見恨晚
📢網紅「小周牙醫」歧視同志言論挨轟!道歉被網抓包IG、YT秒做1事:沒誠意
📢 Switch 2台北體驗會7/5登場!抽選制、超詳細報名規則曝
📢 ASUS VivoWatch 6 AERO智慧手環開箱!指尖量心電圖 睡眠追蹤曝「9成全淺眠」
📢 YouTube會員台灣便宜雙人方案來了!價格比印度貴近4倍 規則一次看
📢 獨/等到iPhone嗶進站!蘋果iOS18.4開放台灣NFC交易 悠遊卡公司回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