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我很醜但很有用!人造皮膚手機殼 新觸控輸入模式

▲Photo Credit: 擷取自官網介紹影片
▲Photo Credit: 擷取自官網介紹影片

比起冷冰冰的科技行動裝置介面,人體皮膚是人與人互動方式一環,設計者把程式寫進人造皮膚裡以檢測不同手勢,包括:搔癢、戳、捏等動作,並將這些手勢與使用者的情感連結。

看過用人造皮膚做成的手機外殼嗎?雖然它看起來或許有點令人毛骨悚然,但其實大有可為,可望為行動裝置帶來新的觸控輸入方法。

根據 Digital Trends 報導,這項研發構想來自法國巴黎電信公司(Telecom ParisTech)成員 Marc Teyssier,因為他一直希望可以「捏」自己的手機,因此與法國索邦大學(Sorbonne Université)人機互動研究團隊以及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合作,開發出人造皮膚手機殼

Marc Teyssier 將之稱為「Skin-On 介面」(Skin-On Interfaces),他認為比起冷冰冰的科技行動裝置介面,人體皮膚是人與人互動方式一環,因此把程式寫進人造皮膚裡以檢測不同手勢,包括:搔癢、戳、捏等動作,並將這些手勢與使用者的情感連結。

如果輕按人造皮膚,代表使用者希望引起手機注意、喚醒手機等;如果緊握人造皮膚,代表使用者正在生氣。這些感測原理是透過在由矽組成的表皮和皮下層之間,置入一層可彈性伸展的銅線,銅線被做成類似人的皮膚,當使用者施力在人造皮膚上時,壓力的變化就會改變系統電荷。

Marc Teyssier 坦承,在開發這項產品前,並沒有先思考未來能用在何種應用程式上,他只是在目前多數科技產品外貌大同小異情況下,嘗試推出擬人化裝置。Marc Teyssier 同時也是手指機器人 MobiLimb 開發團隊一員,MobiLimb 可以外接在一般智慧型手機上,讓手機像手指一樣爬行,當有訊息或來電時也會「輕撫」使用者的手。

除了把人造皮膚做成手機殼,這個法國團隊也將人造皮膚用在電腦觸控板或智慧手錶的腕帶。未來,團隊也希望把人造皮膚變得更真實,例如:讓表皮有毛髮、體溫,甚至會隨著外界變化而出汗、冒雞皮疙瘩等。

雖然光憑想像就覺得有點毛骨悚然,但不可忽視的是,這樣的科技發明真的是在挑戰所謂的典型人機互動介面啊!

《本文作者Heemie,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INSIDE,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

本日熱門 本周最熱 本月最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