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ta近期在Facebook (FB ,臉書 )平台針對部分使用者測試一項新功能 ,允許其Meta AI 系統自動從使用者手機相簿擷取未上傳 的照片 ,並且生成拼貼、回顧影片,或是進行風格化改造 (restyling)等創意內容。儘管Meta強調這項功能為「選擇性開啟」,並且不會用於廣告投放或人工智慧 模型訓練,但仍引發不少用戶對於個資與隱私 安全的擔憂。
TechCrunch網站報導指稱,該功能目前僅針對極少數Facebook(FB,臉書)用戶提供測試,主要在使用者上傳限時動態 (Stories)時觸發提示訊息。彈出視窗中指出,臉書將可持續性地從使用者的手機相簿擷取媒體檔案,並且根據時間、地點與主題等資訊,將這些檔案上傳至Meta雲端服務,以便生成可供分享的人工智慧建議內容。
不過,這項提示內容也因此引發對於「Meta是否藉此取得手機中尚未公開的個人照片,並且用於人工智慧模型訓練」的質疑。對此,The Verge網站引述Meta公共事務經理Maria Cubeta的說法表示,Meta並未、同時也不會使用這些照片訓練其人工智慧模型。
Maria Cubeta表示,此項功能目前僅為「協助用戶更輕鬆地創作與分享內容」的測試項目,所產出的建議內容完全由使用者自行選擇是否分享。同時,所有照片資料處理都是在用戶主動允許的前提下執行,而相關設定可隨時在Facebook的「偏好設定 > 相機膠卷分享建議」中關閉。
根據部分用戶回報,這項功能其實早在2025年初就曾進行測試,Meta甚至已經悄悄釋出相應的說明文件,提供開啟與關閉此功能的詳細教學。
儘管Meta一再強調此功能不涉及模型訓練與商業用途,但由於處理對象為使用者尚未上傳的私人相片,再加上「持續上傳」與「雲端處理」的敘述,仍讓不少人憂心個資外洩或誤用風險。尤其在近年人工智慧與個資界線逐漸模糊的情況下,任何與手機相簿相關的權限變動,勢必成為使用者高度敏感議題。
在生成式人工智慧持續深入日常生活的今日,科技平台對用戶資料的運用方式與透明度,勢必將成為觀察其企業責任與用戶信任的重要指標。Meta此次的測試,或許會為日後社群互動體驗鋪路,但如何在創意功能與隱私保障間取得平衡,仍是不可忽視的挑戰。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mashdigi,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
訂閱《科技玩家》YouTube頻道!
💡 追新聞》》在Google News按下追蹤,科技玩家好文不漏接!
📢 TORRAS FlexLine 67W充電器開箱!1秒收納伸縮線 Switch 2也能快充
📢 4G、5G便宜資費懶人包/5G方案399元最划算、4G吃到飽繼續降價
📢 蘋果秋季發表會他篤定是9月這天!除了iPhone 17系列還有新品亮相
📢 Google新品發表會傳8月登場!除了Pixel 10爆料共9款新品亮相超期待
📢 2025台灣蘋果BTS方案起跑!贈品自由配最多8選1省1萬6 優惠資格一次看
📢 免費貼圖4款!陳傑憲+自取名字陪你到明年、厭世上班族這一款超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