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AI靜態圖像生成技術聞名的Midjourney ,稍早宣布推出其首款AI影片生成 工具,藉此跨足影片創作領域。
Midjourney的首款AI影片生成工具可將靜態圖像變成最長可達21秒長度的短影片,而使用素材可以是透過Midjourney產生圖像,或是使用者自行上傳圖像。而此工具目前僅開放網頁版本使用,同時必須是每月付費10美元訂閱的用戶才能使用。
Introducing our V1 Video Model. It's fun, easy, and beautiful. Available at 10$/month, it's the first video model for *everyone* and it's available now. pic.twitter.com/iBm0KAN8uy
— Midjourney (@midjourney) June 18, 2025
從圖像出發,為創作注入「動態想像力」
而此次釋出的影片生成工具仍屬早期測試版本,單段影片預設長度為5秒,但用戶可選擇最多延伸4次、每次4秒,讓生成影片最長可達21秒時間長度。
雖然不像OpenAI的Sora,或是Google近期推出的Veo 3具備完整的文字生成影片 (甚至聲音)能力,Midjourney強調其工具重點仍在於「從創作圖像出發,賦予畫面生命」,強調維持以藝術作品表現導向為設計,因此相比Adobe的Firefly Video、Google Flow或Runway等影片生成工具,Midjourney的影片生成工具更像是從靜態美學延展至以動態內容敘說故事。
版權爭議持續延燒,創作者疑慮仍未消散
不過,Midjourney先前就曾面臨迪士尼、NBC環球等業者提出訴訟,指控其非法使用受版權保護的內容訓練模型。而這也不是Midjourney第一次面臨類似爭議,此次提供影片生成工具可能將進一步觸及更多內容創作權的界線。
面對外界質疑,Midjourney僅簡單呼籲用戶「請負責任地使用這些技術」,並未進一步針對訓練資料來源或應對措施作出具體說明。考量到AI模型容易被濫用於生成虛假內容、深偽影像或侵犯他人創作的情況,業界呼籲相關業者應強化透明機制與授權制度。
As you know, our focus for the past few years has been images. What you might not know, is that we believe the inevitable destination of this technology are models capable of real-time open-world simulations.
— Midjourney (@midjourney) June 18, 2025
What’s that? Basically; imagine an AI system that generates imagery in…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mashdigi,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
訂閱《科技玩家》YouTube頻道!
💡 追新聞》》在Google News按下追蹤,科技玩家好文不漏接!
📢 Sony Xperia 1 VII旗艦手機爆3災情!台灣官方跟進日本「暫停出貨銷售」
📢 Switch 2上市前搶先玩!這11款遊戲必玩
📢 iPhone 17 Air對決Galaxy S25 Edge!超薄大勝但被爆「其他地方沒這麼驚豔」
📢Windows 10續命大絕又來了!不想升級Win11最後方法曝光 多1年支援
📢 小米手環10開賣!5亮點當千元高CP穿戴裝置 可直攻NFC版本更好用
📢 得獎公布/ASUS TUF Gaming初音未來聯名電競組開箱!鍵鼠全套香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