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歐盟人工智慧法案》通過!「高風險項目」將有更嚴格使用規定

歐盟 議會日前通過的《歐盟人工智慧 法案》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ct),稍早正式由歐盟理事會正式批准通過,預期將成為全球其他國家地區制定相關法令參考依據。

《歐盟人工智慧法案》將嚴禁對基本權力構成明顯風險的人工智慧應用功能與服務,例如可能涉及處理個人生物識別資訊的應用服務將被禁止使用。

另外,對於用在教育、醫療保健、法律、邊境管制、選舉 等用途的人工智慧技術,將被列為高風險項目,必須遵守格外嚴格的要求與規定,而歐盟同時也會針對諸如用於過濾垃圾郵件的人工智慧技術制定相關規定,意味所有在歐盟境內的人工智慧技術都必須遵守相關規定。

在《歐盟人工智慧法案》中,被視為嚴重影響操作認知、社會信評,或是具備預測式執法能力人工智慧,都會被禁止於歐盟境內使用,而針對特定產業、用途設計的人工智慧,例如車輛安全、醫療、飛行、航運、教育、執法,或是特定產品導入人工智慧技術,將以額外規範確保使用安全,至於用於數據 分析等不會直接與人互動的人工智慧技術,則會被歸類在風險相對較低的人工智慧,規範相關也會較具彈性。

而人工智慧技術也會被要求有一定透明度,例如讓使用者了解其使用資料,以及實際運作原理等,同時也必須讓人知道服務背後是人工智慧運作。

此次由歐盟理事會正式批准通過的法案,預計會在歐盟高峰會主席及歐洲議會議長簽署後正式對外公告,並且在對外公告20天後生效。

至於在法案正式推行之後,歐盟也會提供相關調整期限,例如最高風險、不得在歐盟境內使用的人工智慧將有半年左右的調整時間,而一般性質的人工智慧則有1年的調整時間,相關執行條款則預計會在對外公告2年後正式實施,而對於最高風險的人工智慧相關增加規範則會在3年至4年內實施。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mashdigi,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

本日熱門 本周最熱 本月最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