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度的鴻海 科技日HHTD24活動中,鴻海正式揭曉名為MODEL D的多功能生活休旅電動車 ,以及名為MODEL U的新型態電動中型巴士,另外更預告將在2025年底正式量產與美國合作夥伴打造的北美版MODEL C。
此外,鴻海研究院也展示其在量子計算、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發展成果,而鴻海集團更宣布將於高雄建構以NVIDIA GB200 NVL72機架為設計、算力超過90exaflips的人工智慧超級電腦,同時更宣布位於高雄的超級運算中心已經開始動工,第一階段預計在2025年中期運作,目標於2026年完成。
MODEL D定調新級距電動車,與義大利設計公司Pininfarina共同開發
過去累積推出MODEL A、MODEL B、MODEL C、MODEL E、MODEL V、MODEL N、MODEL T等電動車款之後,鴻海此次推出的MODEL D設定為多功能生活休旅電動車,並且在既有車款增加全新級距規格,造成更與義大利設計公司Pininfarina共同開發,以簡約設計呈現更和諧外觀。
車輛尺寸長5.1公尺,軸距為3.2公尺,提供寬敞舒適的乘坐空間,並且採用可增加行駛穩定性、高度調整範圍介於15至25毫米的氣動懸掛系統,同時搭配可降低風阻的S型進氣口與空氣簾,使得空氣阻力系數僅在0.23,同時結合SUV與MPV車款優點,藉此對應更多車輛使用需求。
而採中型電動巴士設計的MODEL U,則是延續先前MODEL T的設計語言,同樣維持簡約外觀與大面積車窗配置,主要針對狹窄城市巷道及偏遠地區打造,強調行駛時的靈活性和多功能性,內部空間可依據需求進行配置,並且配置先進電子控制系統級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另外也透過車體結構最佳化,使得電力續航時間得以延長。
此外,MODEL U更可藉由客製化提供豪華旗艦版本,透過配備VIP專區、迷你吧和咖啡機等設計,藉此滿足重要人物接駁搭乘,或是作為行動辦公室等需求。
除了上述兩款電動車,此次鴻海科技日也同步展出由「車神」陳和皇打造,剛完成六天、2100公里拉力賽事的拉力賽版MODEL C,藉此強調鴻海所打造電動車耐用性、可靠性及安全性,同時也說明鴻海目前在車輛領域開發廣度及技術成熟度。
現場也同時展示與美國合作夥伴共同打造的北美版MODEL C,其中擴大S-duct導流設計造型,並且推出全新的方向盤以及UI設計,預計會在2025年底進入量產。
此外,鴻海也首度公開換上全新座椅內裝設計的MODEL C長續航版,而以「Being White」為主旨的MODEL A概念車款也首度亮相,採車身4.3公尺長度設計,另外搭配側滑門及多元內部空間設計,提供品牌客戶更靈活的選擇。
鴻海研究院展示珍珠號立方衛星操控經驗、 自駕車演算法及量子軟硬體成果
此次展覽,鴻海研究院將重點放在其量子演算法、硬體優化及人工智慧技術應用突破。
其中,鴻海研究院與香港城市大學合作展示可自動調整車輛轉向與跟車速度,無論車輛大小皆能應對不同彎道。人工智慧研究所則是以安全高效的導航為主題,展示兩個自駕車算法的最新成果,包含透過校正軌跡預測中的不確定性,藉此提升自動駕駛的運動規劃性能,另外也能準確預測周圍車輛與行人的軌跡,藉此讓自駕車可在複雜交通環境中有足夠應變能力。
半導體研究所展示最新設計的碳化矽晶圓、元件與模組技術,透過晶圓展示1700V溝槽式、3300V垂直式及6500V元件開發技術,目前已經完成1700V與3300V驗證。於異質整合技術方面,成功整合矽基氮化鎵、砷化鎵,實現半導體「三代同堂」技術突破,並且展示光子晶體面射型雷射和超穎介面,為深度感知系統提供解決方案。
此外,為了因應高速運算與通訊發展,研究院展示了共同封裝光學元件高速連接方案,以及先進矽光子晶片,實現從晶圓到光電整合的技術突破。
而新世代通訊研究所則聚焦於珍珠號立方衛星在軌道上操作的經驗分享,重點包括衛星飛越地面站時進行目標追蹤模式的穩定三軸控制、雙向通訊時應對都卜勒效應的頻率同步過程,以及真實太空環境實驗數據解析等。
至於在量子計算領域的布局,則是涵蓋三大核心方向:量子硬體設計、量子演算法開發及其應用。
在硬體方面,展示了新型優化演算法,能高效重建量子態以校正硬體效能,並且預計與國際平台qibo結合推動技術發展,而演算法開發方面則展示符號圖分群測試算法,強調量子算法的多項式加速優勢。而在應用方面,則展示量子模擬編碼與QunaSys平台的結合及蒙地卡羅算法在生物演化樹重建中的應用,為生物學研究帶來突破,突顯鴻海在全球量子技術的競爭力。
資通安全研究所此次展示包括與BTQ合作開發並仍列名NIST數位簽章競賽名單的Preon後量子數位簽章法,具高靈活性、少假設限制、快速生成金鑰對,並且唯一支援選擇性揭露技術。
與NVIDIA合作的鴻海高雄超級運算中心已經開始動工
今年6月宣布與NVIDIA合作建造資料中心消息,此次也宣布採用NVIDIA GB200 NVL72機架設計,透過64組、總計4608個Blackwell顯示架構GPU,加上36個Grace CPU,構成超過90exaflops算力表現的超級電腦。
而強化鴻海在人工智慧、電動車、機器人應用發展,並且落實數位製造目標的高雄超級運算中心,目前已經正式開始動工,第一階段預計於2025年中期運作,目標在2026年完工。
高雄超級運算中心將結合NVIDIA Omniverse平台與Isaac機器人平台,結合人工智慧與數位孿生協助改造製程,並且活用於人工智慧研究、醫療保健、智慧工廠、機器人、智慧城市等領域,包括癌症研究與大型語言模型開發。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mashdigi,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