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打開放與作者友善的電子書 平台Kobo,目前因一項新服務條款 更新引發出版作家社群的不安。此項針對Kobo Writing Life平台的修訂條款已經從6月28日生效,將開放Kobo在非生成 用途上使用AI 技術處理作者內容,儘管未授權進行AI訓練,仍引起不少作家對其未來方向的質疑。
Kobo是樂天旗下電子書服務品牌,過去以來成為亞馬遜Kindle 之外,受到不少獨立作者支持的替代平台。其簡單明確的版稅機制 (銷售價格超過2.99美元即可獲得70%分潤 )與透明政策,使其在個人出版市場佔有一席之地。然而,此次公布的AI使用條款變動,卻未事先通知作者社群,引發不少反彈聲浪。
根據官方說法,新條款允許Kobo使用AI、機器學習等技術分析書籍內容,主要用於提升作品的可見度、生成關鍵字與廣告文案、提供摘要與無障礙輔助功能等。但對許多作者而言,這樣的「預設同意」做法缺乏透明度與回饋機制。
例如,若AI標註錯誤類型,或是自動生成的推廣內容出現錯誤,將直接影響作品形象與讀者評價,而目前Kobo並未提供選擇退出 (opt-out)的選項。
有作者表示:「我們支持技術創新,但這應該建立在雙向溝通與選擇權上。」奇幻類作家Michelle Manus指出,雖然Kobo表示不會將內容用於訓練生成式AI,但未來是否會有改變,依然令人擔憂,尤其當其他平台 (例如亞馬遜)已經開始在不事先通知作者的情況下透過AI摘要書籍內容。
雖然Kobo執行長Michael Tamblyn後續於社群平台 公開回應,強調此舉是為了提升平台推薦效率、維護書店品質,同時避免侵犯著作權 。但他也承認,現行條款仍處於早期測試階段,因此尚未大規模實施。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主流電子書平台對AI的態度各異,例如蘋果的Apple Books允許作者自行選擇是否使用AI產生語音書籍內容,而Barnes & Noble則尚未引入任何AI功能。相比之下,亞馬遜的生成式AI摘要功能則被視為干預最深,同時無法由作者自行選擇是否退出。
對Kobo忠實支持的獨立作者來說,此次公布條款可能影響其「作者友善」品牌形象。雖然Kobo表示願意傾聽反饋意見,並且提供協助修正內容,但在生成式AI日益滲透各平台的今日,如何在創新與尊重之間取得平衡,將成為Kobo與所有出版平台必須共同面對的挑戰。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mashdigi,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
訂閱《科技玩家》YouTube頻道!
💡 追新聞》》在Google News按下追蹤,科技玩家好文不漏接!
📢 TORRAS FlexLine 67W充電器開箱!1秒收納伸縮線 Switch 2也能快充
📢 4G、5G便宜資費懶人包/5G方案399元最划算、4G吃到飽繼續降價
📢 蘋果秋季發表會他篤定是9月這天!除了iPhone 17系列還有新品亮相
📢 Google新品發表會傳8月登場!除了Pixel 10爆料共9款新品亮相超期待
📢 2025台灣蘋果BTS方案起跑!贈品自由配最多8選1省1萬6 優惠資格一次看
📢 免費貼圖4款!陳傑憲+自取名字陪你到明年、厭世上班族這一款超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