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NCC)及公平交易委員會接連同意台灣大哥大 與台灣之星 合併,同時也批准遠傳 電信與亞太電信 合併之後,使得台灣電信市場在4G時代變成五家業者競爭情況,再次回到早期三雄競爭局面,在接下來持續精進的5G 網路技術,甚至未來的6G網路競爭會有什麼改變?
當前走向
遠傳電信與亞太電信合併後,標榜擁有達120MHz的業界5G網路最大頻寬,其中結合遠傳電信既有被稱為5G網路黃金魚肚頻段的3.5GHz所對應80MHz傳輸頻寬,以及亞太電信在室內穿透力更好的2600MHz TDD頻段所對應40MHz。
此外,與亞太電信合併之後,更讓遠傳電信在既有4G網路的700MHz頻段頻寬也增加66%,讓市區室內、偏鄉地區的網路傳輸、覆蓋率都能提升,讓原本4G網路用戶能有更穩定網路傳輸體驗。
甚至,合併之後僅需透過單一設備即可提供700MHz頻段25MHz連續頻寬連接服務,更讓遠傳電信能精簡更多電力使用需求,同時也能降低整體碳排放量。
而台灣大哥大與台灣之星合併案中,標榜最大優勢在於擁有達100MHz的業界最大5G網路傳輸頻寬,同時也能藉由同時提供700MHz與900MHz頻段,藉此提供更穩定的室內傳輸穩定性。
至於在中華電信方面,其低頻段主力聚焦在900MHz頻段,而5G網路主力3.5GHz頻段頻寬達90MHz,28GHz頻段對應頻寬則達600MHz,在現有4G LTE業務與5G網路服務都能有一定穩定性表現,甚至在毫米波連接應用也有不錯效果。
但以總持有頻寬來看,合併後的遠傳電信則是以980MHz超過中華電信的890MHz,甚至在日後逐漸過渡至以5G網路服務為主的市場局面後,遠傳電信目前持有頻譜分布將變得更為有利。
合併後的差異
如先前所述,雖然台灣大哥大與台灣之星合併後,在3.5GHz頻段的總頻寬增加至100MHz (台灣大哥大原有60MHz,加上台灣之星原有40MHz),但由於原本各持頻寬分屬3.5GHz頻段的不同位置,因此透過載波聚合 (CA)使用時會有一定傳輸效率損耗。
而遠傳電信與亞太電信合併後,由於亞太電信並未持有3.5GHz頻段頻寬,因此合併後的新遠傳電信仍維持原有80MHz頻寬,但額外增加亞太電信原本持有2600MHz TDD頻段的40Hz頻寬,使得遠傳在當前5G網路主力頻段頻寬可達120MHz,因2600MHz TDD有優於3.5GHz的穿透率及覆蓋能力,更能以提供流暢的網路傳輸。
另外,台灣大哥大在合併後需符合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提出競爭公平原則返還低頻頻譜10MHz頻寬,加上目前市場銷售手機較少支援700MHz、900MHz頻段載波聚合使用功能,因此可能無法完整發揮其黃金雙低頻的市場優勢。
至於在5G網路未來發展關鍵的毫米波連接頻段,遠傳電信與亞太電信合併更能提升5G網路在28GHz頻段的傳輸頻寬,總計增加為700MHz (原本亞太電信持有800MHz頻寬,其中100MHz頻寬進行返還),不僅比台灣大哥大的200MHz頻寬高出許多,同時也比中華電信持有的600MHz更高。
因此即便在目前5G網路主流使用的6GHz以下頻段,遠傳電信在3.5GHz頻段僅對應80MHz傳輸頻寬,但加上2600MHz TDD頻段則讓總傳輸頻寬增加至120MHz,在既有主流5G網路使用頻段將更有利。
另一方面,在毫米波頻段則有更大競爭優勢,例如更有利企業藉此建構傳輸頻寬更高的5G專網,藉此取代傳統有線內網佈署模式。
在台灣大哥大與台灣之星合併,遠傳電信與亞太電信合併之後,台灣電信市場競爭優勢重新洗牌,中華電信從原本持有最多頻寬資源,同時在4G LTE網路服務,以及包含3.5GHz與28GHz頻段的5G網路均有明顯優勢地位,變成僅在既有4G LTE網路服務維持較高競爭能力。
新遠傳電信則在總持有頻寬、3.5GHz頻段加上2600MHz TDD頻段的5G網路頻寬,以及室內環境的行動網路連接能力有更高優勢,至於新台灣大哥大則標榜持有3.5GHz頻段100MHz的5G網路頻寬,並且在700MHz與900MHz低頻取得優勢,但在未來成為5G網路技術發展主力的毫米波28GHz頻段卻顯得不足。
「499」之亂不再出現?
在台灣進入4G LTE網路市場發展時,當時由五家電信業者參與競爭,後續更為了爭奪用戶而陷入「499」之亂,使得多數用戶更習慣低資費吃到飽 使用模式,甚至更有電信業者推出每月298元等更低資費選擇,因此也讓電信業者面臨低價競爭所產生成本問題,最後必須藉由傳輸頻寬控管等方式避免使用者濫用吃到飽方案,導致影響他人上網權益。
而在電信業者開始進入5G網路市場競爭後,目前均有默契地取消低資費吃到飽方案,進而讓台灣電信服務市場競爭回歸正常,使用者依照實際流量需求選擇更適合自己的方案,若要選擇吃到飽,就是以公平原則選用高資費方案。
因此從目前市場重新回歸三雄競爭局面,包含中華電信、遠傳電信及台灣大哥大均維持既有5G網路計費模式,並且將重心聚焦在吸引既有4G網路服務用戶移轉至5G網路服務,並且逐步淘汰仍有部分人維持使用的3G網路資費,預計在2024年前透過低資費4G網路方案吸引既有3G網路用戶移轉。
預計從2024至2025年將更多重心放在5G網路應用成長,因此接下來將會逐漸進入以5G網路技術為重,並且開始著眼下一代6G網路應用發展階段,而此時的4G網路將會逐漸成為備援網路。
此期間內,各家電信也將重新汰換基地站,讓5G網路服務從現行仍結合既有4G網路的非獨立組網架構,逐漸轉換成全5G網路形成的獨立組網架構,進而提供完整的5G網路服務。
小結
台灣市場從3G網路進入4G網路發展時,一度陷入低價競爭局面,但是在進入5G網路發展之後,顯然重新獲得正向發展機會,而在電信市場重新回到三雄競爭情形,更讓行動網路使用模式回到更健康的以量計價方案競爭。
而消費者也更能計算個人每月行動網路實際用量,藉此考量哪一家電信業者提供的網路與服務更適合自己,並非僅以低價吃到飽作為唯一選擇,如此也能讓電信市場回歸更健全的競爭環境,避免行動網路方案流於低價競爭,進而影響更多人上網權益。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mashdigi,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