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此次台灣也名列首波參與測試地區的Google Play Games服務,Google台灣業務副總經理蔡逸民表示主因在於台灣手機市場長期名列前茅,而推出此項服務更與許多玩家會透過模擬器方式在PC裝置上,以較大螢幕及鍵盤、滑鼠形式操作遊玩有關,同時也希望能讓重度玩家能在不同平台之間無縫銜接遊玩體驗。
過去Google也曾在Android TV構思以電視大尺寸螢幕由玩遊戲的使用體驗,但後續卻因為使用者更黏著在手機使用,因此最後顯得雷大雨小。不過,在近年越來越多使用者開始透過跨裝置形式由玩遊戲,尤其許多重度玩家開始在手機、平板,甚至藉由BlueStacks一類的Android模擬器由玩遊戲內容,因此Google認為以模擬器形式打造Google Play Games服務,將能吸引更多遊戲玩家使用,同時也能讓遊戲業者增加更多內容發展機會。
相較BlueStacks等模擬器應用模式,蔡逸民強調由Google自行以模擬器形式投入此類應用,更大優勢在於能與遊戲開發者更直接合作,針對遊戲在大尺寸螢幕,以及鍵盤、滑鼠操作體驗進行最佳化,甚至也能提供更完整的Google服務,例如Firebase應用,或是以Google Pay保障線上支付安全,而透過Google開發工具組也能確認遊戲使用趨勢等數據。
而在內容部分,目前在Google Play Games的beta測試版本已經有超過20款遊戲,後續也會持續增加更多遊戲作品,同時預計今年下半年會開放更多地區加入測試。不過,由於目前仍處於早期測試階段,因此暫時還無法確認Google未來是否有計畫以訂閱形式提供此項服務,或是有可能推出僅在此服務推出的限定遊戲作品。
蔡逸民強調,Google Play Games主要還是希望能吸引更多玩家遊玩,並且讓更多重度玩家能在不同平台間無縫銜接遊玩體驗,藉此強化遊戲內容可持續遊玩性,避免陷入手機遊戲 生命週期相對較短的高汰換情況,同時也能透過跨平台遊玩體驗增加遊戲能見度。
此外,雖然Google Play Games初期要求硬體規格至少需要使用8核心以上設計的CPU與遊戲等級GPU,記憶體也必須採用8GB以上容量,並且保留至少20GB儲存容量等,但預期未來也會加入更輕量等級規格的硬體設備使用,而Mac及Arm硬體裝置是否也會在未來支援名單內,則仍暫時無法確認。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mashdigi,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