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用3C失去純真?他狂推「3C育兒」好處多 3關鍵正確執行才有用

關於何時可以讓小孩接觸3C產品,不同父母有不同的想法。近日一位父親在Dcard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適當讓小孩接觸3C產品其實是有益的。
原PO表示,他認為一些父母不讓小孩接觸3C,「想保有小孩純真」的做法是有些偏激的。
原PO平時會讓孩子用電視看影片、玩電玩,外出時會讓小孩玩Switch,但會避免讓小孩接觸手機、平板。這樣孩子不會特別想玩手機遊戲,也因為有接觸其他電子設備而不會沉迷手機。
他發現,因為自己不禁止孩子接觸3C產品,孩子的想像力與各方面的知識都超越同齡人。
原PO表示他的孩子已經玩過瑪莉歐、薩爾達、Roblox等遊戲,現在很愛玩Minecraft。他認為小孩玩了優質遊戲,就能對免洗手遊產生「自然免疫力」。
現在他的孩子除了玩遊戲,也會畫畫、閱讀,好奇心很強。他也讓孩子加入足球隊,不但能固定進行戶外活動,還能鍛鍊社交能力。
原PO還詢問AI,避免小孩接觸3C有何優點,AI則給出了五個重點。
首先是保護視力與身體健康,避免用眼過度與久坐不動。其次是促進現實社交,鼓勵孩子和同齡人實際互動。同時,能避免小孩接觸太多現成影像,喪失主動思考與創造的能力。也能防止小孩接觸暴力、色情等負面內容。
最後是「延續童年單純感」,原PO認為這點與父母的價值觀相關,有的人可能會有「孩子就該去抓蝴蝶、玩泥巴」的想法。
透過AI的總結,原PO也發現,「不讓小孩接觸3C產品」的要求不是基於孩子的發展現況提出的,更多是基於父母的控制慾與恐懼。
他認為適當接觸3C(如教育App、遊戲、影片、編程工具)可以培養專注力、空間感、創意及問題解決能力。YouTube和遊戲也利於小孩學習知識與技能。過多限制,反而會讓加劇小孩的渴望,刺激他去偷用。
所以,關鍵不是「用或不用」,而是選擇正確的內容(如選擇Minecraft而非抖音),並進行限制(不沉迷),同時父母也要討論、引導。當然也不能忽視運動、社交等其他活動。
許多網友贊同原PO對待3C產品的做法,「我覺得你這樣是最好的,適度接觸,看到不會特別想玩,這樣以後真的沒有控管的時候也不過度沉迷」、「要給小孩抓到那個平衡不太容易,我也還在努力」。
也有網友認為原PO的育兒方式不是傳統意義上的3C育兒,那種做法才是眾人反對的,「3C育兒指的是親子時間基本上都由3C產品帶小孩吧?」、「現在的3C育兒還是指父母沒有花時間陪伴,也沒審視小孩使用3C的內容」。
訂閱《科技玩家》YouTube頻道!
💡 追新聞》》在Google News按下追蹤,科技玩家好文不漏接!
📢 「找車位神器」3秒搜出停車格!5縣市可用 駕駛實測嘆:相見恨晚
📢網紅「小周牙醫」歧視同志言論挨轟!道歉被網抓包IG、YT秒做1事:沒誠意
📢 Switch 2台北體驗會7/5登場!抽選制、超詳細報名規則曝
📢 ASUS VivoWatch 6 AERO智慧手環開箱!指尖量心電圖 睡眠追蹤曝「9成全淺眠」
📢 YouTube會員台灣便宜雙人方案來了!價格比印度貴近4倍 規則一次看
📢 獨/等到iPhone嗶進站!蘋果iOS18.4開放台灣NFC交易 悠遊卡公司回應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