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發散廣泛,思維跳躍充滿開放性的「忙碌者」模式,還是集中專注、閉鎖在特定知識領域的「獵人」型呢?
你是那種遇到不瞭解或好奇的事物時,就會情不自禁從 google 搜尋結果點入維基百科(Wikipedia)網頁,去查找說明的人嗎?又或是你在年少不懂事時,維基百科有時會成為你做報告的好幫手呢?(這個行為不好請勿學習)
總而言之,維基百科是網路世代中生活不可或缺的良伴,讓人隨時可盡情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因應這個網路行為現象,科學學刊《Nature Human Behavior》以此發表了一項新研究,分析人們瀏覽維基百科網頁時,從客觀數據角度理解好奇心的行為,進而從中發現兩種好奇心的體現模式。
研究人員徵求 149 名參與者,在 21 天內每天 15 分鐘瀏覽維基百科,總共查看了 18654 頁的資料。研究人員利用這些數據,以圖論(graph theory)的數學理論來進行分析。圖論研究通常用於描述且指示多種物件中的關係與牽連。
兩種好奇心模式:忙碌者、獵人
根據上述的研究發現,瀏覽維基百科網頁的探索行為可被分為兩種模式——忙碌者(busybody)與獵人(hunter)。研究人員以「網頁」作為節點,並以兩個網頁的文本相似性連出節點之間的關係,繪製出以下的示意圖:
忙碌者喜歡大量蒐集不同種類的資訊,而這些資訊通常廣泛且淺薄,在閱覽行為上形成了較為鬆散的網路結構。從圖片上可見得,鬆散的網路結構路徑較長,且節點與節點之間較為開放、不閉鎖。
而獵人模式則相反,對於知識的好奇心較為集中且專注,容易形成緊密的網路,節點較為集中且總路徑長度較短。
兩種模式的行為動機?
為了徹底瞭解參與者的行為模式,研究者進一步觀察參與者針對社交互動、心理壓力、幸福感的調查問卷,試圖找出兩種模式存在的原因。
經過一連串的問卷調查,研究者發現獵人式的瀏覽行為,是為了填補心理狀態的空白,例如「貧窮」的狀況可能會使人成為獵人式的好奇心模式,是為了彌補某種知識的空白而做出積極的作為。而忙碌者較偏好瞭解全新的資訊與知識,這些新知令他們感到滿足與開心,因此才會在網頁的點與點之間進行大幅度的跳躍,產生不連貫性。
舉例而言,在調查中擁有高心理匱乏感的參與者在搜索猶太人的歷史時,網頁搜尋從「德國歷史」、「猶太歷史」、「反猶太主義暴動」到「錫安主義」。但忙碌者的瀏覽紀錄會從「物理化學」,突然跳到「#MeToo」,完全毫無關聯。
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研究者 Danielle Bassett 表示,每個人的好奇心模式皆會因為外在或內在因素產生變化,並非永遠固定。「我們假設,當個體提升對於新知識、新感官、新鮮感的渴望時,也許就會從原先的獵人模式轉向忙碌者模式。」
研究也發現,好奇心與心理健康息息相關。充滿好奇心的人往往對生活現況更加滿意,且焦慮感較低。而透過新知隨時都可以被探索的安全感,個體也可以促進好奇心與滿足感,達到良善的循環。
最後,談到為何選擇維基百科作為研究的觀察主體,Bassett 說:
「不論你是外向者還是內向者,維基百科給每個人在好奇心的實踐中擁有平等的機會,並且無廣告置入的搜尋引擎,讓人們成為掌舵自己好奇心的船長。」
《本文作者 MindyLi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INSIDE,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