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年輕人愛用的「半括號」是什麼意思?幾個用法一次搞懂

半括號「(」為近期年輕人在社交網路上的流行用法,有時候父母看不懂是什麼意思,還以為只是標點符號漏打而已。 示意圖/ingimage
半括號「(」為近期年輕人在社交網路上的流行用法,有時候父母看不懂是什麼意思,還以為只是標點符號漏打而已。 示意圖/ingimage

半括號「(」為近期年輕人在社交網路上的流行用法,有時候父母看不懂是什麼意思,還以為只是標點符號漏打而已,讓兒女解釋也不見得能具體說出半括號的含意與用法。其實半括號的用意在於,省略句子間部分的因果關係,除此之外,也可以讓自己的發言顯得有趣或是表示自己跟得上流行,尤其在網路用語的世界裡,每一個「梗」都會被無限擴充,「(」也不例外!

根據網站《社會學了沒》分析,半括號最早起源於2003年的日本2ch論壇,當時很流行用(ry表示「以下省略」的意思,ry是日文單詞「略」的羅馬拼音,通常會放在句尾營造出「再說下去就有點那個了」的微妙氛圍,例如「我不想再说了(ry」是省略了「說到這份上你應該明白了」的意思。

半括號之所以會在中文裡被廣泛運用,也與中文的詞語用法有很大的關係,由於動詞沒有時態變化,要表達動作的先後順序需要用非常多文字去補充說明,因此半括號就提供了最簡單的一種方法。例如「外面下了一天的雨(躺」就是「外面下了一整天的雨,雨天不方便出門,所以我已經躺了一整天」。

透過文字對話時,因為無法看到對方的表情,太直接單調的句子,會在無意間給人較為強烈的語氣,因此很多人會選擇在句末加上「哦、呢、嗎」等詞語對語氣進行柔化,其實半括弧也有同樣的作用,透過簡短的補充說明,或是搭配描述狀態的詞語,讓冷冰冰的文字也有情緒反應,例如「我沒生氣(笑」、「下次要早點跟我確認(主管要求的」、「收到(不好意思,下午太忙了沒看見」。

除此之外,自我吐槽也是半括號最常見的一種用法,從禮貌原則上說,年輕人喜歡通過合理的吐槽,讓文字更生動、發言更幽默,從而在網路社交當中獲得安全感,例如「像我這麼美麗的人(噁」、「所有人都愛我(並沒有」。

本日熱門 本周最熱 本月最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