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的硬體部門主管受訪時表示,蘋果為自家產品自研晶片,是公司過去20年來「最深刻的變化」,同時透露自研晶片有很大一部分仰賴台積電,但也不忘表明,蘋果總是對晶片代工來源多元化持開放態度。
蘋果硬體科技高級副總裁斯魯吉(Johny Srouji)和硬體工程高級副總裁特納斯(John Ternus)在11月接受美國財經媒體CNBC專訪,談到與蘋果晶片業務相關的話題。
斯魯吉表示:「由於我們不對外銷售晶片,我們聚焦在產品上。這讓我們有餘裕可進行優化,而擴容式架構讓我們可在不同產品間重複使用各部件。」
斯魯吉解釋說,硬體科技和硬體工程團隊合作,再加上軟體團隊配合,構成了獨特的合作關係,讓蘋果能夠打造完全為產品優化的整合產品。
特納斯說,雖然蘋果確實擁有一支設計團隊,能夠打造出令人驚豔的產品,但「他們過往受限於能夠取得的(技術),而我認為蘋果對於自家產品在過去20年的最深刻變化是,現在許多技術都是自家的…其中最重要是我們的晶片」。
隨著蘋果將在產品中導入3奈米晶片,引發外界關於產能的問題,斯魯吉說,他無法對此問題談論太多,因為這和代工業者面臨的問題。談到合作夥伴台積電時,斯魯吉說,「我們相信他們有符合我們需求量的產量與產能規模」。
當被問及蘋果是否有要讓晶片在日本生產的急迫性時,斯魯吉說,蘋果「總是希望擁有多元化的供應。在亞洲、歐洲和美國,這就是為什麼我認為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蓋晶圓廠很好」,而其他晶圓業者也在進行分散化事宜。
斯魯吉說:「我們在內部晶片方面確實有很大一部分仰賴台積電,而我認為它實際上非常複雜。這些電晶體技術非常先進且複雜,但仍有一些原則。」
特納斯補充說:「我們總是想為了最佳的產品實現並打造地表上最佳的晶片,那是我們的北極星(指引)」,這代表需要最佳的工具和技術,以及符合蘋果目標、可靠性和依據蘋果所需擴充規模的合作夥伴。
雖然蘋果長期與台積電有合作關係,但蘋果總是「探索各種選項」,而且總是對其他供應商持開放態度,前提是這些業者須符合蘋果的標準,而且能應付蘋果的要求。斯魯吉說,「我認為多元化是好的」,但蘋果應該始終以能否滿足其需求為原則。
關於地緣政治緊張情勢可能影響在台灣的生產,斯魯吉說他無法揭露未來計畫,但蘋果「總是向前看,我們有策略性的押注,而我們對規劃是非常審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