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因SpaceX一夕砸40枚衛星引發磁暴?日研究揭Starlink「省燃料」作法也是問題

圖為SpaceX於2月2日發射由獵鷹9號(Falcon 9)運載的Starlink衛星。路透
圖為SpaceX於2月2日發射由獵鷹9號(Falcon 9)運載的Starlink衛星。路透

低軌道衛星普遍都是一口氣升空到目標高度。然而,Starlink 為了節省燃料等更高效的運用目的,嘗試了先將衛星發射到210km的高度、之後再讓衛星自行上升到目標高度。這很可能是本次讓衛星失能的影響因素之一。

去年(2022年)2月,SpaceX發射的一批Starlink共49枚衛星,受到太陽表面爆發的閃焰(solar flare)所引發的磁暴(geomagnetic storm,地球磁層擾動)影響,共有40枚衛星失能、只能墜回大氣層燒毀。事件讓全球關注這一輪太陽活躍年是否風險更高、以及太空天氣預報是否充分,但磁暴是事件唯一的真因嗎?

日本學術機構「國立極地研究所」團隊研究指出,當時發生的磁暴規模,是平均每個月都會發生一次、極普遍常見的磁暴。原因可能出於Starlink一度停留在約200公里處的高空,而該高度在磁暴發生時的空氣阻力高於預期50%,最後致使衛星失能。該模擬數據與SpaceX所發表的空氣阻力吻合。

根據SpaceX當初(2022年2月8日)發表的說明,49顆Starlink衛星由獵鷹9號(Falcon 9)發射至210公里的預定軌道,這些衛星具備有可控飛行(controlled flight)的能力,並準備自該處上升至部署位置。

可以藉太空天氣預報避險嗎?「無預警的第二次磁爆」

事實上,引起該磁暴的太陽風暴發生在1月29日。包含主導本次研究的「極地研」片岡龍峰副教授,也在第一時間預報數日後將發生磁暴。

到了(世界時)2月3日,磁暴如預期般的發生了。

SpaceX選在這一波磁暴結束後的時間點,發射49枚衛星升空。這是因為,當太陽閃焰發生、從太陽噴射出的電漿體與物質(CME,Coronal mass ejection,コロナ質量放出。下圖黃色與橙色區塊)在地球引發一波磁暴後,再度發生第二波磁暴的案例極其罕見;此外,過去對200公里高度的大氣所知較少,對磁暴發生時理解僅限於極地附近會發生約25%左右大氣密度的改變。

然而,衛星卻遭遇罕見的第二波磁暴而失能了。為什麼?

圖/取自日本學術機構「國立極地研究所」
圖/取自日本學術機構「國立極地研究所」

分析複數組探測機、以及衛星的太陽與太陽風觀測資料後,團隊發現並非CME到達地球、引發第一波磁暴後再引發第二波,而是在極短的時間內,太陽依序噴發了兩次CME(上圖黃色為第一次、橙色為第二次),兩波CME之間相隔極短的時間,並且先後引發了兩波磁暴。

低成本Starlink衛星的啟示:弱磁暴也可能因高度不足受損

即使如此,根據日經新聞報導,兩波磁暴都不是直接撲向地球,只是輕擦而過而已。磁暴會增加大氣的密度、以及人造衛星所從大氣受到的空氣阻力。據說明,SpaceX在衛星脫離火箭、到達預設的210km高空時,增加了約50%的阻力,因此為了減緩阻力、而讓衛星移至安全模式。該研究使用日本的學術單位「情報通訊研究機構」的模型、進行模擬後,計算出即使是弱磁暴,也會在全球的尺度造成大氣密度增加50%的結果。

(上圖為經過模式模擬計算、2月4日的200km高度的大氣質量密度。與磁暴發生前的變化以%表示)

日經指出,目前類似Starlink這類型離地數百公尺的「低軌道衛星」,普遍做法都是一口氣升空到目標高度。然而,Starlink為了節省燃料等更高效的運用目的,嘗試了先將衛星發射到210km的高度、之後再讓衛星自行上升到目標高度。空氣阻力在高度越低的空中就會越大,因此像這種運作方式,也很可能是本次讓衛星失能的影響因素之一。

本次研究也顯示,更高頻率的發射、以及尋求更低成本時,在偶然發生磁暴時就可能出狀況。因此在採取對策時,不只是大規模的太陽活動、較弱的太陽閃焰也必須列為觀測與防備的對象。

《本文作者湯皓茹,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INSIDE,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

本日熱門 本周最熱 本月最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