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特斯拉最強勁敵Rivian風光IPO!它是什麼來頭?

電動車新創公司Rivian在上市首日,以每股 100.73 美元作收,市值達 966 億美元,直接超車美國福特、通用兩大傳統車廠。路透
電動車新創公司Rivian在上市首日,以每股 100.73 美元作收,市值達 966 億美元,直接超車美國福特、通用兩大傳統車廠。路透

相信有的讀者會納悶 Rivian 怎麼交貨量這麼低,市值卻能這麼高?表面Rivian 抓住了美國人口味,成功超越特斯拉、通用及福特交出市場上第一台量產電動皮卡。


美國電動車 新創公司 Rivian 在納斯達克風光 IPO 了!Rivian 發行定價每股 78 美元、總體估值約 764 億美元登陸納斯達克,一開盤就大漲約 50% 至 106.75 美元,終場則以每股 100.73 美元作收,市值達 966 億美元,直接超車美國福特、通用兩大傳統車廠,僅在特斯拉、福斯、TOYOYA、比亞迪之後。

許多媒體紛紛為 Rivian(以及 Lucid)稱為「特斯拉殺手」,Rivian 本身是美國史上第六大的 IPO 案,這次風光上市也無疑對特斯拉獨佔美國電動車市場的現況增加了不少壓力。但相較資本市場熱絡追捧,Rivian 兩個月前才開始真正交車第一台量產車。

底氣在於大咖力挺

乍看之下相信有的讀者會納悶怎麼交貨量這麼低,市值卻能這麼高?表面理由是 Rivian 抓住了美國人的口味,成功超越特斯拉、通用及福特,交出了市場上第一台量產電動皮卡車(pick-up truck),這台車就是當家產品 R1T。

美國電動皮卡新創Rivian旗下首輛電動皮卡已組裝出廠,也取得監管機關的核准,因...
美國電動皮卡新創Rivian旗下首輛電動皮卡已組裝出廠,也取得監管機關的核准,因此可以開始販售給美國消費者。 (路透)

但背面投資者對 Rivian 如此有信心不是沒理由的,原因之一是 Rivian 背後最大法人股東就是亞馬遜,手握約 20% 股份,第一批 10 萬輛電動貨車大訂單也正是從亞馬遜來的,另外福特也手握約 12% 股份,有如此大咖相挺,自然讓許多投資人放心不少。

Rivian 的前身 Mainstream Motors 創立於 2009 年並在 2011 改名為 Rivian,總部設在加州歐文市,於 2017 年收購了日本三菱汽車位於伊利諾州諾曼鎮的工廠,獲得了初步的量產能力。其創辦人是麻省理工學院的機械工程博士 RJ Scaringe,由於在公眾前總是梳著規規矩矩的七三分油頭、帶著有書卷氣的粗框眼鏡,說話語調溫文儒雅,很多媒體喜歡用超人克拉克‧肯特的形象形容他(然後特斯拉 V.S. Rivian 就像鋼鐵人對超人)。

電動皮卡新創Rivian。  路透
電動皮卡新創Rivian。 路透

從策略面來看,Rivian 早期原本想學習特斯拉,推出市場定位類似於 Roadster 的雙門轎跑車當作第一台量產車。但或許是意識到特斯拉在房車市場已經搶得一定先機、又或是看好美國人十分喜愛皮卡車,決定大幅轉彎著力於生產純電動皮卡車 R1T 和 SUV「R1S」,並在 2018 年洛杉磯車展上首次公車亮相。

但就跟其他車廠非常喜歡研發底盤一樣,Rivian 真正目地也是在於研發共用型的電動車底盤授權給其他製造商。而且 Rivian 一開始就想做「又大又強」的電動車,R1T、R1S 採用的底盤具備四組電動馬達,最高等級有 754 匹最大馬力、114.2 公斤米扭力,最大電池組 180kW 續航力可達 643 公里,是十足專為美國市場量身定做的產品,Rivian 大股東福特也表示過,日後將直接採用這個底盤研發車輛。

能跨過馬斯克口中的「量產地獄」嗎?

才剛上市 Rivian 的市值就已經達到特斯拉約一成,也難怪會引起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 注目了。馬斯克曾在 8 月對 Rivian(以及 Lucid)在推特發表看法:「不是想無理取鬧,但也許在上市之前,每 10 億美元估值時至少要賣出一台車吧?」

馬斯克這麼說不是沒理由的,特斯拉雖然本身是「先募資再造車」的老前輩,但 2010 年 6 月 IPO 時市值只有 17 億美元,當時卻也已經交出了 1,700 輛 Roadster。而這十年特斯拉力抗傳統車廠也非一帆風順,曾經為了擴產陷入好幾次破產危機,第一次是 2013 年曾游說 Google Larry Page,看願不願意用 60 億美元買下特斯拉,第二次更可怕,為了生產 Model 3 曾在 2017-2019 年陷入嚴重瓶頸,甚至「距破產只有 1 個月」,當時也找過蘋果執行長 Tim Cook 看願不願意收購 10% 股份。

相較特斯拉在前面衝撞,Rivian 的 IPO 之路確是幸福、穩健許多,有亞馬遜跟福特在背後力挺;但最後能不能終究挺過馬斯克口中的「量產地獄」,真正反映在其股價與影響力上呢?可能就有待時間考驗了。

《本文作者Chris,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INSIDE,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

本日熱門 本周最熱 本月最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