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前2代實際比較!第三代AirPods動手玩 各方面均衡的聆聽使用體驗
去年10月隨著新款MacBook Pro一同揭曉,並且在去年底終於在台上市的第三代AirPods,目前似乎仍受限於晶片短缺與物流等因素影響,因此仍有缺貨情況。筆者目前也實際取得新款AirPods進行體驗,並且與先前已經推出的AirPods、AirPods Pro比對差異。
相較第一代、第二代AirPods設計,第三代仍維持原本耳機形式設計,但放置電池的長柄明顯縮短,更貼近AirPods Pro的設計。而在充電收納盒也改為與AirPods Pro相近設計,以較長側邊開啟上蓋,但實際大小與過去推出的AirPods大致相同。
而使用方式一樣可透過H1晶片,在初次使用情況下,即可在靠近iPhone時即可快速建立配對,並且在完成配對後,下次直接取出耳機就會自動與iPhone連接。
雖然不像AirPods Pro以入耳式耳塞設計,並且支援主動降噪功能,第三代AirPods仍維持一般聆聽使用體驗,但是跟進加入空間音訊功能,搭配Apple Music串流音樂服務使用的話,則可藉由空間音訊方式聆聽更真實音場表現的聲音感受。
至於電力設計部分,第三代AirPods則是比前兩款機種增加1小時電力續航時間,約可對應6小時音樂連續播放,或是對應4小時通話使用時間,至於在開啟空間音訊情況下約可對應5小時音樂播放時間,搭配充電收納盒的最長使用時間約可達30小時。
整體上來看,第三代AirPods的耳機設計,幾乎像是過往的AirPods與AirPods Pro的綜合體,上半部與AirPods相同,下方則與AirPods Pro相似,甚至在操作部分也從原本AirPods採用的觸控,變成與AirPods Pro相同的壓按力道操作,分別透過連續壓按對應播放暫停、繼續,或是切換播放音樂,以及藉由長按喚醒Siri數位助理服務。
耳機本身則是支援IPX4防水抗汗,而此次採用的新款充電收納盒也支援相同防水設計,讓使用者能更安心在一般情況下使用。底部同樣提供以Lightning有線方式連接充電規格,另外也支援無線充電,以及MagSafe磁吸充電設計,因此能更方便補充電力,更支援充電5分鐘即可對應1小時聆聽使用時間的快充效果。
此次額外增加差異,則是在耳機採用皮膚感測元件,而非透過光線感測元件來判斷是否正常配戴,如此一來即可更真實判斷使用者有無配戴耳機,避免耳機因為光源誤判,導致明明將耳機取下,卻仍維持播放音樂的情況。
另外,第三代AirPods也比照AirTag加入支援UWB超寬頻定位功能,配合以眾多蘋果裝置所發出藍牙訊號構成龐大連接網路,即可透過「尋找」 (Find My)功能快速定位找到遺失的第三代AirPods。
該選哪一款AirPods?
整體上來看,扣除採全罩式耳機設計的AirPods Max,目前以耳塞形式使用的AirPods、AirPods Pro均提供白色款式,同時AirPods Pro仍定調最高階規格定位,並且支援主動降噪、空間音訊與IPX4等級防水抗汗設計,但電力續航時間卻是最短,最長音樂連續聆聽時間僅4.5小時。
至於在音訊技術部分,同樣也是AirPods Pro對應最完整規格,其中包含主動式降噪、通透模式、適應性等化及空間音訊功能,耳機也採用蘋果特製高位移範圍驅動單體、高動態範圍擴音器,以及針對入耳式耳機配戴時,維持內耳壓力均衡的透氣系統設計,而透過波束成形雙麥克風強化收音效果之餘,更以內向式麥克風提高收音清晰度。
而第三代波AirPods則是加入支援空間音訊,並且比照AirPods Pro增加適應性等化、空間音訊等功能,同時也採用蘋果特製高位移範圍驅動單體、高動態範圍擴音器,甚至在耳柄部分加入力度感測器
,讓使用者透過不同壓按方式操作耳機功能,最長電力使用時間更拉長至6小時,搭配充電收納盒更可讓時間增加至30小時。
此外在收音部分也跟進增加內向式麥克風,藉此提高收音清晰度,並且藉由皮膚感測元件更正確判斷使用者實際配戴狀況,避免產生誤判而使耳機電力無謂浪費。
其餘部分,包含透過藍牙5.0方式連接,可在登入相同iCloud帳號的裝置間切換使用,支援H1晶片快速配對與Siri快速喚醒等功能,則是與其他AirPods相同。
目前第三代AirPods上市後,蘋果仍會在市場維持銷售第二代款式,並且將價格調降為新台幣新台幣4290元,藉此作為入門選擇。而第三代AirPods目前會定調在中間均衡選擇,成為不習慣AirPods Pro入耳式配戴設計,或是希望有更長使用電力的需求,另外也能滿足預算相對有限,但是能以第三代AirPods滿足多數使用需求的情況。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mashdigi,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
留言